A.淀粉酶
B.弹力纤维酶
C.胰蛋白酶
D.激肽酶
解析:
C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主要是胰腺自身消化的结果。各种原因导致胰腺腺泡细胞破坏,释放的胰蛋白酶原首先在肠激酶的作用下,激活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激活磷脂酶A、弹力纤维酶、激肽酶、糜蛋白酶、胰舒血管素等多种胰酶,对胰腺进行自身消化而发生胰腺炎。可见,胰蛋白酶原的激活是触发急性胰腺炎的“扳机点”,其活性形式胰蛋白酶是激活各种胰酶,造成胰腺组织损伤的关键。
2、NOX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胰腺脓肿
B.胰腺假性囊肿
C.腹腔出血
D.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解析:
ABCD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①局部并发症,如急性胰周液体积聚、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阻、消化道瘘、腹腔出血、脾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等;②全身并发症,如SIRS、脓*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参阅9版《外科学》P。
3、女性,56岁。2天前突发持续上腹痛,阵发加剧,并腰背部胀痛,恶心、呕吐,急诊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3年。查体:T36.9℃,P次/分,R20次/分,BP/80mmHg,巩膜无*染,上腹较膨隆,压痛,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弱。化验:Hbg/L,WBC16.7×L,血淀粉酶U/L,尿淀粉酶U/L。
(1)NOA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管炎
C.急性胆囊炎
D.上消化道穿孔
(2)NOA为确定诊断,最简单有效的腹部检查方法是:A.CT
B.B超
C.MRI
D.X线片
(3)NOA诊断确定后,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急诊手术切除胆囊
B.急诊胆总管探查
C.腹痛加重时手术探查
D.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
(4)NOA2周后,病情尚平稳,但上腹部可触及一包块,B超显示为一7×6cm囊性肿物。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A.继续保守治疗
B.囊肿切开引流术
C.囊肿空肠吻合术
D.手术切除囊肿
解析:
(1)A(2)B(3)D(4)A
(1)患者突发持续上腹部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上腹腹膜刺激征阳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淀粉酶U/1,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胆囊结石病史,提示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大(A)。急性胆管炎、急性胆羹炎、上消化道穿孔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增高,但都不会超过U/L。血清淀粉酶U/L为确诊急性胰腺炎的依据。
(2)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是腹部B超(B)。虽然CT、MRI的分辨率较B超高,但由于价格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X线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不大。
(3)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治疗措施为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因为禁食、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分泌,使促胰液素分泌减少,从而减少胰液分泌,使胰腺得到休息,有利于胰腺炎症的恢复(D);此外胃肠减压还可防止呕吐、减轻腹胀、降低腹内压。若保守治疗无效,有手术指征时,可行手术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
(4)急性胰腺炎3~4周后,胰液经坏死破损的胰管溢出在胰腺周围积聚,被纤维组织包裹可形成假性囊肿。本例急性胰腺炎后2周,上腹部出现一巨大囊肿,应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囊肿成熟至少需4-6周之久。在囊壁尚未成熟以前,如无严重感染,只能行保守治疗,观察随访,多数可望吸收消散(A)。囊壁成熟后,若直径6cm,则可行外引流(囊肿切开引流术)或内引流术(囊肿空肠吻合术),不宜行囊肿切除,否则易发生胰瘘。
4、男性,39岁。饱餐饮酒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体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查体:T37℃,P次/分,BP/86mmHg,腹部平坦,中上腹有压痛,轻度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化验血WBC12×/L,N78%,血清淀粉酶2U/L。拟诊急性胰腺炎。
(1)NO98A入院后的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胰腺增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胰周有中等量渗出液,胰腺体尾部片状低密度、强化不均匀。首选的治疗方式是:A.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引流
B.穿刺置管引流积液
C.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D.全身支持保守治疗
(2)NO99A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最有价值的化验结果是:A.血清淀粉酶升高3倍以上
B.血清钙降至2.0mmol/L.以下
C.早期血糖升高
D.血清脂肪酶升高
解析:
(1)D(2)B
(1)急性胰腺炎患者体温不高,外周血WBC轻度升高,中上腹部轻度肌紧张,增强CT显示胰腺增大,胰周积液,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应诊断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而不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故应行全身支持保守治疗,无需手术治疗(D)。
(2)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脂肪酶被激活,可分解中性脂肪为脂肪酸,血清中的钙离子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脂肪酸钙(皂化斑),导致血钙降低。当血钙1.87mmol/L时,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预后不良(题干为血钙2.0mmol/L)。血清淀粉酶高低与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故不答A。无糖尿病的胰腺炎患者,若血糖11.1mmol/L,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故不答C。血清脂肪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但不能作为判断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5、NO84A胰头癌常见的首发表现是:A.脂肪泻
B.*疸
C.贫血
D.上腹部隐痛
解析:
D①上腹部疼痛不适是胰头癌常见的首发症状,*疸是胰头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注意区分。②脂肪泻为慢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在胰头癌少见。贫血是胰头癌的晚期表现。
6、NO57A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中,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所占的比例是:A.20%~25%
B.26%~30%
C.31%~35%
D.36%~40%
解析:
A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中,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所占的比例是20%~25%。
7、NO68A男性,58岁。黑便3天,呕血1天伴头晕、心悸被送入急诊室。既往有“慢性胃病史”,无肝病史。查体:T36.6℃,P96次/分,BP/70mmHg,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巩膜无*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化验Hb85g/L,WBC4.0×/L,Plt×/L。
此时最重要的处理原则是:A.补充血容量
B.急诊内镜
C.肌注止血药
D.急症手术治疗
解析:
B①患者呕血、黑便3天,有慢性胃病史,最可能的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由于本例生命体征稳定,可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B)。②若患者心率次/分,血压90/60mmHg,应考虑合并失血性休克,则应首先补充血容量,进行抗休克治疗。肌注止血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不好,应首选PPI制剂静脉滴注。现在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出血均可保守治愈,故不答D。
8、男性,65岁。进行性*疸3个月,伴中上腹持续性胀感,夜间平卧时加重,消瘦。查体:慢性消耗性面容。皮肤巩膜*染。腹平坦,脐右上方深压痛,未及块物,Courvoisier征阳性。
(1)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慢性胆囊炎
B.胆石症
C.原发性肝癌
D.胰头癌
(2)首选的检查方法是:A.MRI
B.B超
C.CT
D.AFP
(3)首选的手术方式为:A.Whipple手术
B.全胰切除术
C.胰头切除术
D.胰体尾切除术
解析:
(1)D(2)C(3)A
(1)“进行性*疸3个月,Courvoisier征阳性”为胰头癌的典型表现。慢性胆囊炎一般无*疸。胆石症常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波动性*疸。原发性肝癌一般无进行性*疸的表现。
(2)胰头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为CT,参阅9版《外科学》P。
(3)胰头癌首选的手术方式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
考点回归:胰腺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胆石症
我国最常见病因(占50%),结石阻塞胆总管末端,共同通道受阻所致,称胆源性胰腺炎
过量饮酒
国外最常见的病因(约占60%)
暴饮暴食
最常见诱因。因此急性胰腺炎也称为“节日病”
代谢性疾病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占7%)和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十二指肠反流
当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十二指肠液可反流入胰管,导致急性胰腺炎
医源性因素
ERCP可导致约2%~10%病人发生胰腺炎,胰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可导致残余胰腺炎
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胰腺癌可导致胰管梗阻,从而发生胰腺炎
某些药物
5-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6-巯嘌呤、阿糖胞苷、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甲硝唑、丙戊酸、对乙酰氨基酚、糖皮质激素、磺胺类等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创伤
上腹部钝器伤(腹部方向盘伤)、穿通伤、手术创伤(尤其胆胰手术)均可导致胰腺炎
血液循环障碍
低血压、心肺旁路、动脉栓塞、血管炎,均可造成胰腺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急性胰腺炎
其他
感染、妊娠、内分泌、遗传、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不明
少数病因不明者,称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
注意:
①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在我国为胆石症;在西方国家为过量饮酒。
②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诱因为暴饮暴食。注意“病因”和“诱因”的区别。
研崽崽,做完了题,记得在评论区打卡哦~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