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管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用劳动守护生命我院完成市内首例小儿人工
TUhjnbcbe - 2021/11/22 20:36:00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s://m-mip.39.net/nk/mipso_6210222.html

劳动节假期,当很多人享受着与家人团聚,自由出行的快乐时,我院医护人员仍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劳动守护着百姓的健康,生命的希望。重症医学科就是这其中的一个缩影,他们度过了一个忙碌、充实而意义非凡的劳动节。

五一前夕,一名8岁小男孩从藤县转来我院,该患儿因车祸导致肝破裂、肾及肺挫裂伤,急性肾衰竭,颅底骨折及全身多处骨折,生命危在旦夕。患儿收治重症医学科二区后,该科主任、主任医师刘端绘,副主任、主任医师莫旻龙立即查看患者病情并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唐旭*科长接到报告后,马上组织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一区、骨科一区、骨科二区、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CT室、麻醉科、急诊科等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家们对病情讨论研究后,一致决定为患儿进行肝修补术后人工肝替代治疗。为满足救治需要,刘端绘主任向医学装备部反映该患儿的紧急情况和实际需求,医学装备部周庆华副主任马上联系厂家紧急配送相关材料。

5月1日凌晨,治疗患儿需要的材料快马加鞭送达梧州。当天,刘端绘主任医师、莫旻龙主任医师、明静主管医师以及石崛主任护师组织的护理团队进行我市首例小儿血浆置换(PE)+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经过医疗、护理团队日以继夜的努力救治,目前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正在逐步康复当中。

人工肝顾名思义是使用人工方法替代肝脏功能,主要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慢性重度肝衰竭。人工肝治疗包括血浆置换(PE)、血浆分离吸附(PTF)、双重血浆分离分子吸附(DPMS)、血浆高胆红素吸附等。CVVH又称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模式。我院重症医学科已在成人危重患者中成熟开展这些技术,但以往尚未应用于小儿患者。首例小儿血浆置换(PE)+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多学科联合协助下顺利完成,填补了梧州市小儿人工肝、人工肾替代治疗的空白,对于救治危重患儿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本次临床实践,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团队协作以及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技术与护理实力。

科室介绍

医院重症医学科是梧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重症医学科,是广西区级重点学科、梧州市重点专科,梧州市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梧州市唯一一家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症医学科团队一共有专业医护人员61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13人。每年收治危重症患者余人,治愈率大于80%。

专家简介

刘端绘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重症医学科主任;梧州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

擅长:心肺脑复苏及严重脓*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各种危重病的救治。

莫旻龙

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教授;

重症医学科二区副主任;

广西医师协会休克与脓*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委;

广西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主持市级科研课题2项;

梧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

国内核心医学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

审核:唐旭*、刘端绘、莫旻龙、尚水

编辑:向紫

校对:向紫

文稿:邓柳霞

摄影:石崛

排版:罗舒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劳动守护生命我院完成市内首例小儿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