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插个小广告,佛脚班已经开课12天了,我们将于9月30日结束报名,再不报名,真的晚了。元,22次课,44小时,讲解全部15门课的重要考点,提供习题和速背秘籍两本复习资料。点击文章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就可以购买了。
真题测试
1.夏季,某放牧绵羊群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可视黏膜苍白等症状。剖检见肝脏肿大,出血点,在肝脏中发现大量呈扁平叶状的虫体。该病可能是(真题上)
A、细粒棘球蚴病
B、莫尼茨绦虫病
C、捻转血矛线虫病
D、肝片形吸虫病
E、日本分体吸虫病
2.一绵羊群在春季出现消瘦、严重贫血、颌下和胸腹下水肿等临床症状,剖检可见胆管显著增粗,其中有多量柳叶状虫体。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是
A、肝片形吸虫
B、莫尼茨绦虫
C、胎生网尾线虫
D、粗纹食道口线虫
E、羊仰口线虫
答案
答案:D、A
考点总结
片形吸虫病(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而引起的一种吸虫病。
形态特征肝片形吸虫呈背腹扁平的叶片状,鲜活虫体呈灰红褐色。前端有头锥,上有口吸盘,口吸盘稍后方为腹吸盘。虫卵呈长卵圆形,淡*褐色,卵盖明显。
大片形吸虫也叫巨片吸虫,与肝片形吸虫形态相似。虫体呈长叶片状,腹吸盘比口吸盘大1.5倍。
1.症状:急性型病例表现为体温升高,贫血迅速,肝区压痛明显,严重者几天内死亡。慢性型临床多见,见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眼睑、颌下和胸腹下部水肿,腹水。绵羊对片形吸虫最敏感,常发病,死亡率也高;牛感染后多呈慢性经过。
2.病理变化幼虫向肝胆管移行过程中,可机械性地损伤和破坏宿主肠壁、肝包膜、肝实质和微血管,导致急性肝炎、腹腔炎和内出血。虫体进入胆管后,可引起慢性胆管炎、肝硬化和贫血。
1.治疗三氯咪唑(肝蛭净)、阿苯达唑、氯氰碘柳胺。
2.预防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粪便应堆积发酵以杀灭虫卵,防止牛、羊等动物感染囊蚴。
往期回顾
(点下面,可直接查看)
解剖学汇总
生理生化汇总
病理学汇总
药理学汇总
微生物汇总
传染病汇总
寄生虫1
寄生虫2
寄生虫3
寄生虫4
寄生虫5
寄生虫6
寄生虫7
寄生虫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