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化内科
了解更多消化疾病知识
结石“落网”,一举击碎
--内镜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1.胆道化脓梗阻,
生命危在旦夕
入院1周前,李阿姨多次出现饭后上腹痛,持续约半小时后缓解。1天前,李阿姨出现剧烈腹痛,疼痛难忍,高烧到39℃,同时眼睛和全身皮肤变成金*色。她在深医院急诊,抽血结果显示血胆红素明显升高,影像学结果提示存在胆管结石,被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消化系统的急重症,通常由胆道结石引起。该病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将发展为重症感染,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2.ERCP解除梗阻,
病情转危为安
凌晨1点,急诊科立即联系消化内科会诊。胆胰内镜组团队从家中赶来,大家齐心协力,仅仅花费半个小时,就顺利为李阿姨通过ERCP术解除了胆道梗阻。术中可见脓性胆汁喷涌而出(图1),造影可见巨大结石。由于李阿姨腹痛及感染严重,团队决定术中留置鼻胆管充分引流缓解症状,待病情稳定后行ERCP下胆管取石术。术后李阿姨的腹痛症状很快缓解,精神状态迅速好转。
图1ERCP专家团队正在进行内镜下治疗(左)
乳白色胆汁从十二指肠乳头流出(右)
3.ERCP、胆道镜齐上阵,
彻底清除结石
接下来的几天,李阿姨转入消化内科继续输液治疗,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开朗;她的血胆红素水平也恢复至正常。为了避免李阿姨再次出现之前的危急情况,消化内科胆胰内镜团队医生再一次为李阿姨行ERCP术,术中置入网篮,取出部分胆道结石。由于剩余结石较大,团队讨论后决定同时启用SpyGlass胆道镜激光碎石(图2),终于彻底清除了李阿姨的胆道结石。历时10天的治疗,作祟的结石终于“落网”,并在SpyGlass胆道镜下激光击碎取出,李阿姨顺利出院。
图2SpyGlass胆道镜直视下所见巨大结石
4.技术介绍本次住院期间,李阿姨的病情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折点---一次是急诊ERCP手术及时解除梗阻,另一次则是彻底清除胆总管结石减少复发。这两次转折中,ERCP术“冲锋在前”,SpyGlass胆道镜激光碎石给了胆道结石“最后一击”。下面为大家介绍ERCP术和SpyGlass胆道镜技术(图3)。
图3ERCP、SpyGlass胆道镜仪器设备
ERCP术,全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以微创治疗胆胰管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其操作过程是把内镜伸入十二指肠内,再将导丝插入胆管(图4),在其中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胆道,并进行网篮取石等操作。
与ERCP术不同,SpyGlass胆道镜技术则直接将镜头探入胆道,观察胆道病变,同时可以进行激光碎石治疗巨大结石,以及取活检诊断胆道肿瘤。
ERCP术、SpyGlass胆道镜技术对病人来说创伤小,是个“小手术”,但这恰恰是考验手术医师的难点---他们需要进入方寸之地进行细微操作。因此,内镜下手术又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
图4内镜到达十二指肠示意图(左)
ERCP术中网篮取石示意图(右)
结语李阿姨的故事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们带来了思考。如果出现频繁的阵发性腹痛,需要考虑胆结石发作可能;而对于既往有胆结石病史的人,更需警惕胆结石复发。医院门急诊就诊,内镜医生可以借助ERCP术和SpyGlass胆道镜技术为患者及时解除结石梗阻。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也在不断精进内镜技术,以期为胆胰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ERCP专家团队介绍郭汉斌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及内镜微创治疗工作,擅长胆总管结石、胆胰肿瘤的ERCP手术,SpyGlass胆道镜下结石、肿瘤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下午胆胰内镜专家门诊(医院门诊二部二层南侧27诊室);详见文末图片。
王麟主治医师:医院博士后,从事肝胆胰疾病研究及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ERCP术、SpyGlass胆道镜技术临床诊治经验。
徐有青主任医师:天坛名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消化内科主任。擅长胃镜、肠镜、ERCP术及超声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社会任职为北京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国际超声内镜学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超声内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徐有青专家门诊(医院门诊二部二层南侧26诊室);每周三上午特需门诊(门诊一部五层)。
注:
图1医院消化内科日常诊疗工作;
图2、3医院消化内科真实病历资料;
图4源自网络,侵删;
文中内容医院消化内科真实病例,患者姓名为化名。
医院消化内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