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他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还是清华大学至今唯一的一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克智院士,今年已经92岁高龄。*克智院士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做了一场主题报告,活生生的一本自我保健教科书:7年前查出血管瘤,幸亏没有随便迷信医生去手术,拒绝动刀却收获健康。14年前堵了三根血管后,不害怕,坚持锻炼,最终医生说“医院了”!一生成就学术泰斗,却说出了一句箴言:健康是人生成功之本!
01
中科院士一辈子的经验,健康是成功之本!
我叫*克智,今年正好92岁,我20岁大学毕业,工作已经72年,其中有71年服务于清华大学,所以我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清华人了。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如今我已是九十二高龄的老汉,但是欣慰的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年龄可能是今天参加会的同志中最老的一个,但是我的心态还不老,身体健康也还可以,我目前还在上班,带研究生,参加创新的科研项目,我还坚持每天早晨打一场网球,还能骑着电动车,在清华园里到处活动,这一切都源于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所以今天我讲话的题目就是:健康是成功之本!我分三个方面来讲我的体会……
“老化是正常的,不要害怕”不该动的刀不动,堵了血管也要坚持身心愉悦的运动!
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健康状况。人老了各种器官都随着老化,这是自然现象,例如眼睛花了、牙齿掉了,甚至于腰酸背痛、行动不方便了,这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应该说是病,当然随着个人先天、后天的各种条件会有所不同。
这些现象有人早出现,有人晚出现,也有的在有生之年从不出现。我要说的这种老化现象出来了,大家不要过于紧张、过于害怕,心态要放宽,有病治病。
02
亲身经历一:堵塞三根主动脉,6医院,靠的就是一股韧劲!
这里我举我本人的两个例子。年我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动脉堵塞,堵塞最严重的一根已经达到75%,这个指标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线,许多朋友首先劝我停止打球,几位大夫也劝我装支架,不能再激烈运动。可是我的自我感觉良好,我不甘心就这样变成一个病人。
于是经人医院当时的副院长杨大夫,一位年青的医生,他帮我做了系列检测后告诉我:“如果当你打完球感到心理和生理上都很舒服,你就继续打球。”这个结论让我非常振奋。
医院复查,挂了元的特需医生,见面不到5分钟,就告诉我:“你的情况很好,以后不必再来了。”当时我就想:这元真值,顿时觉得一身轻松。
至今14年过去了,我仍每天清早坚持和87岁老伴(清华届)一起打球40分钟,打球回来出一身大汗,身体感到特别舒服,记得自那年以后,我就采取每半年检查一次的办法,一切生活照常。
这里我要讲一位打球的朋友,打球已经几十年,比我打得好,一次体检胆固醇偏高,对于我们这个年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可是他紧张得不得了,球也不打了,到处看病就医,很快体质大幅度下降,没有几年他就坐轮椅了。
想血管畅通这样做
血管病是个代谢病,人活着就要吃饭,体内就会产生代谢,吃糖会在血管上挂糖,吃油就会在血管上挂油。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不出问题只是使用的时间不够长或者保养得非常好。一辈子远离血管病,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动,想要血管畅通,今天给大家支几招。
01六种食物通血管
苹果:可使积蓄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海带: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叶: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
大蒜: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
洋葱: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茄子:保护心血管、降血压,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是一种*酮类化合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02三件事要放心上
减肚子:肚子大,内脏脂肪堆积,血管壁容易有脂肪堆积,导致血流阻力变大,血管壁弹性变差。把体重、腰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女性腰围最好别超80厘米,男性别超85厘米。
别生气:当人特别生气时,心脏会释放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物质,会进一步摧毁血管,在这个过程中机体还会释放一些炎性物质,这些炎性物质可以刺激血管,生长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使已有狭窄、斑块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喝杯茶: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物质,可以防止微血管壁破裂出血,还可以降低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每天泡一两杯绿茶喝。03
亲身经历二:幸亏没有随便手术,带瘤生存反而快活!告诫中老年人:年纪大了对手术要慎重!
我再举个例子。7年前也是体检发现我肝上长一个东西,B超不能定性,医院,谁知协和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三次CT、肝血池试验……都是不能定性,最后那位大夫建议不管三七二十一,手术取出异物。
我们当时也不懂,认为早取出总比晚取出更好,便同意手术。碰巧当时没有床位,要回家等待,这时我儿子从美国赶回来,医院检查,协和虽好,医院等待。我医院和医院,几位大夫同时会诊,一下子拍了12张核磁共振片,有11张明确是血管瘤,另有一张看不清,结论是良性血管瘤。
第三天,一位心血管专家告诉我,你幸亏没有随便手术,这个年龄不能轻易动大手术,往往会引起心脏出问题,必须要慎重,绝不能病况没有搞清楚就动刀。
不久我听到了一个消息,浙江大学一位老师和我同样情况,也是肝上长出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他就在对此物未定性的情况下做了切除手术,也是年过八十,手术后大伤元气,半年时间就离开了,好险啊!这里我想说明一点,有了病,首先心态要好,别慌乱,有些东西是随着年龄而来,不要轻易动刀,要记住,不管怎样修复,老态是回不去的,必须和你长期共存的。
04
坚持锻炼52年,健康生活!
第三,我想谈谈锻炼。我认为健康的三要素是:心态好;生活有规律;坚持锻炼。
我从40岁开始,坚持每天锻炼至今已五十二年,锻炼方式多种多样,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又有兴趣的项目,一开始我选择跑步,每天清晨一个人跑到圆明园,又觉得一个人很无聊就一边跑一边听耳机学日语和法语,几年下来,我的日语和法语达到能看都懂技术书籍和文献的水平。
但时间久了总感到很寂寞,那时老伴退休了我们改为双双学打太极拳,坚持两年,总觉得太极拳不出力,两拳下来也不出汗,就改为游泳。我感受到游泳是一项非常全面的锻炼,也很适合老年人活动。但是受游泳池开放时间的限制,如果游泳一小时,前后准备工作几乎要花去三小时,一上午都没法上班,时间的损失太大,最后我选择打网球,我习惯每天清晨四点半起床、先做功课。6点出门到球场,一场球打下来出一身汗,回家洗个澡,一身轻松。早饭后就可以保持精神饱满的工作。
这样我可以锻炼上班两不误,而且我们有一个非常友好团结的老年球队,相互关心,相互照顾。这个团队,这项运动,带给我健康、快乐和友谊,是我晚年幸福生活中的一个重大源泉。
很多院士的健康秘诀——跑步!
活到百岁,50年没跟医生打过交道,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没错,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陈院士出生于年10月16日,今年刚好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
年,陈敬熊院士在自己的传记里说:“我基本上不得病,除了体检之外,从来不跟医生打交道,五十年没有打过交道了。”
其实,陈敬熊院士的健康并没有什么玄机,他保持健康的“秘诀”之一就是——跑步!
陈敬熊院士在传记里表示,曾经在上海就经常跑步,到北京工作后,他就跑得更起劲了。每天早上,他沿着永定路一直向北,直达半壁店。搬到三街坊后,又从三街坊向北跑到田村,甚至跑到鲁谷,一来一回几十里路。
他说,“我没有别的特长,就是跑步,这种锻炼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难的是要坚持。”
几十年来,不管刮风下雨,或是大雪纷飞,陈老的跑步从没落下一天,哪怕是在异国他乡年4月,正在休斯顿大学参加第十三届天线与电磁理论国际年会的陈老,每天早晨在休斯顿大学的校园里疾步飞奔。
75岁后,陈老逐渐缩短了跑步路程,最后改为走路健身。
“老人越不动越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动不了。”陈老说。为了保证运动量,他每天外出步行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总路程为0米,若逢下雨天,就撑着伞走。与众不同的是,陈老的健走时间十分精准,当他到达门卫取书报时,总是11点半,以至于同事们看到陈老走进大院,就知道午饭时间到了。
这些院士们都爱跑步!
1、钟南山院士:一直坚持跑步
钟南山院士一直坚持跑步,同时也是慢跑的推崇者之一。在钟南山的家庭健身房里,跑步机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每次锻炼,钟南山都是穿上运动背心先在跑步机上快走和慢跑,然后才进行其他的训练流程。
年,钟南山院士作为首位“乐跑大使”亮相广州城市乐跑赛。在活动现场,钟老表达了自己对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