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管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麻醉手术风险性大内镜技术助力微创取石解
TUhjnbcbe - 2021/8/6 9:57:00
程少为的号怎么挂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0805/8096390.html

“感谢医生,我母亲现在吃得下东西,肚子也不痛了。”近日,96岁的秦医院肝胆胰外科出院了,临出院前,秦奶奶的儿子拉着该院鲁葆春副院长和陈志良主任的手激动地说。

胆管结石引起休克耄耋老太危在旦夕


  就在今年4月,秦奶奶医院急诊科,而当时的秦奶奶,由于胆管结石,且长期卧床,出现了高热、低血压、腹痛等症状,诊断考虑“感染性休克、重症胆管炎”,情况非常危急,于是被立即收治入院。


  该院ERCP、肝胆胰微创中心主任陈志良医生了解到秦奶奶的病情后认为须立即行胆道引流。可秦奶奶的家人觉得她年纪太大了,担心手术风险大,比较犹豫。


  “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来抢救室时,往往合并高热、休克,且以高龄病人为主,以往为解决胆道梗阻必须行开腹手术、胆管切开引流,外带一引流管。高龄患者在休克状态下手术,麻醉风险大、死亡率极高。但目前通过内镜下在胆管内置入一引流管,同样也能达到胆管通畅引流,而且对机体干扰小,不用麻醉,也不用开腹,病人能够迅速恢复。”陈志良主任介绍,该院每年有30~60例重症患者,通过急诊行鼻胆管引流,全部抢救成功。


  听了陈志良主任的解释后,秦奶奶的家人才有所了解并同意行胆道引流。

不必大动干戈内镜技术解难题


  “肝脏产生胆汁后,能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的开口叫做十二指肠乳头,同时,胰腺分泌的胰液也通过胰管汇集到乳头进入肠腔。我们通过十二指肠镜,到达与胃紧邻的十二指肠降部,可以找到胆管、胰管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开口——十二指肠乳头。通过乳头,可以进入胆管或胰管,从而对胆、胰管疾病进行治疗。”陈志良主任解释,目前,首选的ERCP技术不仅恢复快,术后次日患者即可进食,2~3天即可出院,而且安全、并发症少,完全替代了传统开腹或腹腔镜下胆道探查,需外带引流管两个月的手术方案。此外,此方法也更加适合高龄患者,特别是85岁以上老年病人,或合并有心功能不全、重要脏器慢性疾病的患者。


  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陈志良医疗团队随即安排ERCP术,术中行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切开后可见大量胆泥及脓性胆汁排出,置入塑料支架通畅引流,因结石巨大,直接取出会引起乳头出血,加重病情风险,所以建议两个月后再行取石手术。同时,医疗团队马上为患者进行了抗感染治疗等,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手术后,患者的诸多不良症状均迅速缓解。此后两个月的复查中,秦奶奶胆管中的结石与支架摩擦后有变小趋势。


  6月初,陈志良主任再次为秦奶奶进行了内镜下胆管取石术,术程顺利。术后第二天复查,胆管无结石残留,予以半流质饮食,调养两天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了。


  陈志良主任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治疗因胆管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且在胆管内放入支架,可以不用再行传统的经皮肝穿刺置管行胆管外引流,从而使病人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存活期明显延长。对需要外科切除的胆管、胰管肿瘤,可以进行术前病理检查,从而使手术方案制订比较精准。


  据该院副院长、我市肝胆胰外科知名专家鲁葆春主任介绍,医院开展内镜下诊治胆、胰管疾病已10多年,每年完成多例,主要治疗胆管结石、胆管炎、胆漏、胆管肿瘤、胆管狭窄、胰管结石、胰管肿瘤、急慢性胰腺炎、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等。其中,80岁以上老年病人达例,最大年龄99岁,最小16岁,体重最轻仅21.5公斤。取出最大结石直径长达40毫米左右,一个病人身上取出结石有余枚。先进而成熟的技术,为广大绍兴肝胆胰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原文载于绍兴晚报,作者潘秀玮。如侵联删。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麻醉手术风险性大内镜技术助力微创取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