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广东疾控)
上一期咱们了解了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及流行病学史;今天咱们来看看这个小小的虫子是如何破坏人体的吧。
华支睾吸虫
致病机制
华支睾吸虫主要使患者的肝胆受损,是虫体在胆道寄生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的结果。
#01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成虫在肝胆管内机械破坏胆管上皮及粘膜下血管→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变厚,管腔变窄,虫体周围组织纤维增生→引起肝肿大,甚至胆道炎症。
(华支睾吸虫感染肝脏标本)
#02虫体阻塞作用
大量虫体寄生引起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引起阻塞性*疸。
(扩张胆管内见2条虫体,刺激胆管黏膜上皮增生)
#03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虫卵、死亡虫体及脱落组织碎片可作为结石中心,形成结石。具体过程如下:
虫卵、死亡的虫体及脱落组织碎片,导致胆道感染→破坏了胆道上皮的正常结构及功能→胆汁中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升高,有利于难溶性胆红素钙的形成;胆道分泌糖蛋白增多,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胆道内多发结石形成。
华支睾吸虫
临床表现
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中轻症者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只在粪便中发现虫卵;较重者起病缓慢,常有纳差、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还可以伴有心悸、失眠、眩晕等症状。
华支睾吸虫
临床分型
根据华支睾吸虫感染部位不同,进行临床分型。
①肝炎型:最常见。表现为乏力、上腹不适、腹胀、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隐痛。查体有肝脏轻-中度肿大,常无压痛。如果不注意询问流行病史,易将本病误诊为病*型肝炎。
②胆管炎型:表现为发热、畏寒及寒战,同时伴有上腹阵发性绞痛;偶伴有*疸。化验提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此型患者常并发胆管炎或胆囊结石。
③胃肠炎型:表现为腹胀及腹泻;大便无脓血。大便常规无特殊改变。
④肝硬化型:表现为肝大、脾大、贫血、腹水、血浆白蛋白降低和下肢浮肿。此型在儿童多见,多伴有营养不良。
⑤隐匿型:一般无症状。仅在体检、流行病学调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
⑥混合型:在患病期间有上述多种类型同时出现。
///
参考文献:
[1]JennaFletcher.Liverfluke:Symptomsandtreatment.MNT.21September.
[2]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儿研所感染科
长按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