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的纤维化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通常发生在肺、肝、心、肾、脑多个器官及皮肤,纤维化是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主要病因。正常器官或组织受到轻微损伤时,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会参与修复,分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促进伤口的收缩,此后受损部位会很快被再生的正常组织替代。如果器官或组织受到超出自身修复的损伤,成纤维细胞会过度分泌ECM,使得受伤部位被纤维化组织替代,正常的器质性组织(parenchymaltissue)进一步被结缔组织替代。纤维化导致异常结缔组织的堆积,引起相关器官的重构(remodelling)并增厚增硬,影响、抑制器官的功能。反复性损伤、慢性炎症反应及修复,是导致纤维化的主要病因,如果不及时干预,严重或重复性纤维化会导致渐进但不可逆的器官损伤。
药明康德体内药理学平台是业内领先的体内药理药效研究平台,其规模大,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大小动物模型的体内药效测试及机制研究,涵盖神经退行性、其它神经性疾病(疼痛、癫痫、睡眠失调等),心理疾病(包括*瘾),心血管、肺、胃肠、代谢及肝肾疾病,听觉、视觉、嗅觉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涉及相关器官活体功能测试、遥测、电生理(含离体)、生物化学、组织病理学、基因组学、脂肪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等。该平台长期致力于各类器官纤维化模型的开发和研究,建立了与此相关的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动物模型,肾纤维化模型,隐源性肺纤维化IPF模型,并在多个心脏病模型及皮炎模型中观察到相关器官、组织的纤维化。
6月1日下午3点,我们特别邀请了药明康德执行主任、研究服务部生物部体内药理学平台负责人徐德鸣博士做客药明直播间,徐博士将介绍多个器官的各类纤维化动物模型(啮齿动物及食蟹猴),展示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享相关模型在药效测试中的应用。欢迎大家的参与!
注册报名
本次研讨会免费对外开放,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