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康科普献礼第三个中国医师节!首届“中山杯”健康科普大赛启动以来,陆续收到参赛作品,现按投稿顺序在订阅号上进行展示。
温馨提示:请仔细阅读参赛须知,务必按要求投稿,务必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包括文字和图片,文责自负),感谢对大赛的支持!
作品要求,详情点击:首届“中山杯”健康科普大赛拉开帷幕!期待你来battle~
(24)号参赛作品
《我的肝脏怎么了?聊聊自身免疫性肝病那些事儿》
作者:周静平
科室:消化内科
家住集美的林阿姨,最近一个月突然不明原因乏力、食欲减退,近一周家人发现阿姨眼睛很*,于是医院体检。拿着检验报告单,吓了一跳,原来肝功能出现了问题,总胆红素umol/l,谷丙转氨酶u/l,谷氨酰基转肽酶u/l。林阿姨忧心忡忡的问:我的肝脏怎么了?是不是得传染病了?为了进一步诊治,门诊医生建议林阿姨住院诊治。
住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了解到林阿姨平时生活规律,饮食也很清淡,从不乱吃药及保健品,也没有饮酒的习惯,家族中也没有传染病、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是什么导致她肝功能出现问题了呢?接诊医师给她做了一系列病*性肝炎、遗传代谢疾病、内分泌代谢及肝脏影像学检查,都是正常的,询问了阿姨平素皮肤容易瘙痒,考虑到胆汁淤积表现,又是中老年女性,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于是完善自身免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发现免疫球蛋白多项指标异常升高,高度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于是建议阿姨做了肝穿刺病理,很快病理证实了医生的猜想,是个重叠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医生制定了治疗方案,目前林阿姨在随访治疗中,肝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指标已经恢复正常。
一、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liverdiseaseAILD)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损伤,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这些疾病中任意两种同时出现时成为重叠综合征,以AIH-PBC重叠综合征最为多见。
肝穿刺病理图
二、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怎么发生的?
AIL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性个体,导致机体免疫异常,最终引发的一系列以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性、诱发因素、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信未来会对其发病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什么样的人群容易罹患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一系列疾病,每种疾病好发人群和年龄断有所不同,AIH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1:4,呈全球分布,白种人好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部分大于40岁;PBC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北美和北欧国家发病率最高;PS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好发,男女比例约2:1。以往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西方国家多见,而随着对该病的认识,近些年来我国的新发病例在逐年增多,成为过去大多数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四、自身免疫性肝病如何诊断?什么情况下需要怀疑得了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性抗体等)、肝胆影像学检查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综合判断。尤其对于一些实验室检查不典型的患者,肝穿刺有时成为确诊的重要手段。
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疸、乏力、皮肤瘙痒或不明原因肝硬化的病人都需要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
五、自身免疫性肝病传染么?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免疫异常介导的肝脏和胆管损伤性疾病,虽然也表现肝功能异常,有的病人甚至出现*疸、肝衰竭等表现,但它不是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
六、自身免疫性肝病会治愈么?
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是由于异常免疫介导的肝胆损伤,尤其是AIH需要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长期维持治疗,停药后容易复发;PBC主要表现小胆管胆汁淤积,需要熊去氧胆酸(UDCA)长期维持治疗,减缓疾病进展;PSC主要影响肝内外胆管,容易合并炎症性肠病(IBD),另外胆管结石和狭窄的发生率较高,通常需要内镜下治疗。
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要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用了整整一个篇章就健康促进工作明确了要求,要求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宣传等机构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健康科普可以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公众自觉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引导民众辩证理性地看待医学问题,有助于拉近医患距离,让医患沟通更顺畅,促进医患和谐,医院、科室和医护个人的品牌形象......
首届“中山杯”健康科普大赛拉开帷幕!期待你来battle~
Everybody看过来,第二届“中山杯”摄影大赛启动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