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肝功能检测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是蛋白质和各种酶合成的器官,是生物转化和解*的器官,又是消化液分泌与解*物质的排泄器官。临床上把了解肝脏功能状况的试验称为肝功能检验。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当肝脏有损伤时,许多酶便从受肝细胞中大量逸出,进入血液中,也有一些酶在肝脏受损时生成减少。因此,血清酶浓度的变化能反映肝脏的受损情况。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俗称“谷丙转氨酶(GPT),广泛存在于身体细胞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内含量最多。只有有1%的肝细胞损伤,即可使血清中酶活性增加1倍。因此,ALT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任何原因引起肝细胞损伤,均可导致ALT增高。”
男:9~60U/L
女:7~45U/L
该指标增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肝胆系统疾病:急性、慢性肝炎,中*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囊炎。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伴随肝肿大。
c、骨骼疾病
d、药物中*性肝炎
e、健康人群在激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熬夜后也会出现升高
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俗称“谷草转氨酶(GOT)”。存在于全身各种组织中,以心肌中的含量最丰富,在肝脏中含量为第二位,当心肌细胞和肝细胞有损伤时,血清中AST活性明显升高。AST曾是心肌酶谱中的一种酶,但由于其变异性较差,加上已有许多更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发现,故目前AST多数情况下来衡量肝脏受损情况,而不是心肌酶的检测。
男:15~45U/L
女:13~40U/L
该指标增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肝胆系统疾病:急性、慢性肝炎,中*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
b、心肌梗死。(由于AST不是并非心肌细胞独有,肝细胞受损时也同样有明显升高。)
c、骨骼肌损伤、肌炎、胸膜炎、肾炎、肺炎。
d、AST/ALT比值:急性病*性肝炎1;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病坏死1。
3、碱性磷酸酶(ALP)
ALP广泛存在于机体产生各组织器官,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骨骼、小肠、胎盘。ALP在碱性环境下能水解出多种磷酸单脂化合物。血清中ALP主要来自于肝脏和骨骼。在儿童骨骼的生长阶段、妇女妊娠等情况下,ALP活性活性可显著增高。肝脏合成的ALP经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当胆汁排出障碍时ALP也会升高。
成人男性:45~U/L
女(20~49岁)35~U/L
女(50~79岁)50~U/L
该指标增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妊娠期和生长发育中的儿童。
b、肝胆系统疾病:胆管炎、胆石症、肝炎、肝硬化,肝癌。
c、骨骼系统疾病:佝偻病、骨质疏松症、骨癌、恶性肿瘤骨转移,骨折恢复期
d、内分泌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
4、γ-谷氨酰转移酶(GGT或γ-GT)
GGT在肝脏的活性强度位居第三(肾胰肝),而胚胎期则以肝内为最多。一般认为成人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脏,大部分酶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上皮细胞和整个胆道系统,在胆汁淤滞,胆道炎症时肝内合成亢进。酒精性肝损害时血清GGT明显升高。
男10~60U/L
女7~45U/L
该指标增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胆道系统疾病:各种原因致肝内、外梗阻。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使GGT合成增加,排出受阻,反流入血,使血清GGT明显升高。
b、肝脏疾病:急性肝炎GGT中度升高(U),视为肝炎活动的指标。
c、酒精性肝病:急性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GGT升高最明显或唯一升高的酶指标,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d、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
5、胆碱酯酶(ChE)
又称酰基胆碱水解酶。主要在肝脏合成,用于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和慢性肝病的预后。有机磷对胆碱酰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由于ChE在肝脏合成,血清ChE活性越低,病情越差。
~10U/L
a、有机磷杀虫剂中*
b、慢性肝病,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6、腺苷脱氨酶(ADA)
腺苷脱氨酶是嘌呤核分解代谢中重要的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细胞中,以胸腺和淋巴组织中含量最高,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的核酸代谢酶。腺苷脱氨酶也存在于肝脏、肾脏组织,是反映肝脏损伤的指标之一。
8~24U/L
该指标增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肝脏疾病: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
b、恶性肿瘤:淋巴瘤,急性白血病
7、单胺氧化酶(MAO)
单胺氧化酶是一组作用于单胺类化合物氧化脱氨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中,其他如肾、胰、心等脏器也有分布。血清中的MAO活力和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能促进结缔组织的成熟,使胶原和弹性硬蛋白结合
10~U/L(12~40U/ml)
该指标升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急性、慢性肝炎:大部分急性肝炎患者MAO并不会明显升高,但是如果发生肝细胞广泛坏死,线粒体中的MAO释放进入血液,血清中的MAO将会有明显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约半数患者有增高,也预示着肝纤维化倾向。
8、淀粉酶(AMY)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血清淀粉酶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也有少量源于近端十二直肠和泌乳期的乳腺分泌。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淀粉酶随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量可进入血液循环。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较小,进入血液的淀粉酶可通过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所有血清淀粉酶增高也可以反映在尿液中。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的原因有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和胰腺分泌液排泄受阻。
血清检测:~1U/L
尿液检测:0~10U/L
该指标升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急性胰腺炎。血和尿淀粉酶可明显升高,血、尿淀粉酶越高,急性胰腺炎可能性越大。
b、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流行性腮腺炎,急性腹膜炎,阑尾炎等。
9、脂肪酶(LPS)
脂肪酶即甘油三酯水解酶,是一类特殊的分解脂肪酯键的水解酶,它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甘油、甘油单酯、甘油二酯。血清脂肪酶测定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急性胰腺炎。
比浊法:U/L
速率法:U/L
该指标升高多伴随以下情况:
a、急性胰腺炎,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血清淀粉酶测定。
b、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c、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肝硬化等也会增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