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杨浩田)1月29日15时,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六场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陕西目前治愈名患者,在院治疗新冠患者只剩55人
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联昌表示,加强康复患者管理。针对新冠患者出院后康复问题,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调整医院,完成康复病区整体布局流程设置。组建以呼吸、心血管、康复、中医、心理等专业为主的康复治疗专家组,将隔离观察、健康监测和康复治疗相结合,对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新冠康复患者,常规监测健康指标,实施对症治疗,或按照以前治疗方案执行。对突发疾病患者,全力开展救治,如医院在近日为急性胆管炎、柯雷氏骨折等康复者实施了紧急手术,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转危为安。通过系统化康复,目前有名康复者出院。
年12月9日西安市发生本土疫情以来,我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西安人、延安13人、咸阳13人、渭南1人),全部集中到西安市救治。五十天以来,经过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到今天中午(1月29日12时)在院新冠患者只剩下55人,无危重症患者。此外,医院进行康复的还有人(医院人、省四院人、医院人)。
陕西先后组织多名医务人员,医院隔离病区
医院设置。西安市突发聚集性疫情后,医院条件与医疗救治需要,先医院、医院、西安市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开放隔离病区47个、床位张,紧急调拨移动CT、ECMO等关键设备,有效满足了在院新冠本土患者特别是1月7日单日在院最高峰名患者的救治需要。同时,医院联席会议制度,医院均成立联合指挥部和临时党支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业务组和综合保障组,成立联合医务部、护理部、感控部等业务管理机构,每日召开联席会议,同时医疗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救治流程、统一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确保新冠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加强医疗救治力量。先后组织多名医务人员医院隔离病区,坚持关口前移治疗轻症,“一人一策”治疗重症,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救治的过程中,我们强化国家和省市专家联合会诊、中西医专家联合会诊等制度,采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方式实施救治,积极开展病区、院区两级疑难危重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努力实现同质化、规范化诊疗做到科学施治、高效救治。组建儿科医疗医院,配备产科和新生儿科医师及设备设施,并建立家庭病房,加强无陪人婴幼儿的护理指导,确保新冠救治和儿科产科常规诊疗两不误。针对高龄术后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及人文关怀,强化患者安全预警管理。成立省级医疗救治心理干预专家组,先后派出20余名心理专家医院,通过心理查房、评估及干预余人次,尽最大努力疏导新入院和住院患者的紧张情绪。
陕西仍有余名医护人员,正坚守“疫”线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的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走亲访友,复工复产,路上已经是车水马龙。但是,医院医院仍然有余名医护人员正坚守在岗位上,奔波在治疗室、病床前,与患者一起共同与新冠病毒战斗,守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抗疫精神。“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向他们表达诚挚的慰问!同时祝愿各位新冠患者早日康复!”
西安全市家药店正常营业,营业率达到81.3%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洁表示。推动食品经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食品经营行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完善“两库一平台”,持续提升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能力。指导食品行业协会积极发挥作用,建立同业互帮机制,拓展餐饮外卖渠道,帮助食品经营企业解决原辅料采购、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等问题。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经营者全面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原料。优化食品经营许可,全省食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在年12月23日至本次疫情解除后90个工作日内有效期届满,申请延续许可的,如企业承诺生产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可免于现场核查。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所持健康证明在年12月23日以后有效期届满的,可延期使用到本次疫情解除后90个工作日内。
帮促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联系对接涉及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即将到期需延续换证的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全程网办形式,积极协调行政审批部门采取备案、登记或其他方式予以解决;帮助企业协调联系,积极做好食品从业人员、物料、厂所、环境等核酸检测及消杀相关工作,指导企业做好涉及进口冷链食品的采购、使用、贮存、管理及“陕冷链”平台操作使用。
助力药械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出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障全省药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通知》。全面摸清抗疫药品、医疗器械底数,对于外省进入西安的医用产品,随时提供检验,对新办、转产企业、停产后复工医用产品生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评审批或备案。对事关疫情防控用药械保障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急事急办、“一事一批”原则,简化工作流程,强化服务保障,及时解决复工复产有关问题和诉求。帮助药械生产经营企业解决困难问题9件,接受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