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体检的意识也明显增强。很多体检套餐中都会包含血液肿瘤指标的筛查,但是在我们门诊中经常遇到明明近期体检结果中肿瘤指标都正常,可依然被诊断为大肠癌的患者。患者本身也非常疑惑,并质疑体检结果的准确性。为什么会这样呢?
图片自制一、肿瘤指标升高并不意味着%患癌
我们常说的肿瘤指标有如癌胚抗原(CEA),这是我们体检中经常会看到的一个检测项目。它主要存在于胎儿的胃、肠道、胰腺和肝脏,在正常的成年人体内含量很低,本身是一个广谱的肿瘤标记物,比如与胃癌、肠癌、胰腺癌等等都有相关性,在部分肺癌和乳腺癌患者体内也升高。所以CEA升高,可以提示体内可能存在组织增生,甚至有可能癌变。
但是CEA升高也不能代表体内%存在癌变。比如,在一些急性胆囊炎或者胆管炎的患者中,CEA水平也会出现明显升高。同理,其他肿瘤指标如CA-等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肿瘤指标排除癌症能力尚有限
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会看到某些被诊断为大肠癌的患者,其血清的CEA可能仍在正常范围内。这是因为肿瘤指标对于发现大肠癌和排除大肠癌的能力尚有限。临床上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比如胃肠镜、腹部增强CT或者MRI等联合诊断。最终,疾病的确诊还是需要依赖病理报告。
三、“早期筛查”是肿瘤指标检测的意义
既然不能%确认患癌,又不能%排除患癌,那为何还要查肿瘤指标呢?其意义在于早期筛查。如果发现肿瘤指标异常,医院检查;如果肿瘤指标阴性,对于大肠癌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以上、家中有消化道肿瘤的一级亲属、有肠息肉的或者个人有吸烟饮酒史、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仍需定期进行筛查,建议必要时行肠镜检查,利于肠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预后。
总之,对于大肠癌的诊断,我们一般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辅助检查,最终通过病理活检进行确诊。最后,请大家牢记早筛查早治疗对大肠癌防治的重要性,守护好肠道健康不懈怠。
作者:十院科普官、医院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高仁元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