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金改 试验量体裁衣 二次创业 全新开局
本报讯 2月19日,福建省泉州市科宇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到泉州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窗口办理了股权出质登记手续,以其持有的股权获得中信银行厦门分行贷款6000万元。企业经办人员小洪感慨地说: 10分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泉州工商优质高效的服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公司转型升级更有希望了。
这是当地工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泉州 金改 ,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事例。仅2012年,泉州市工商部门就通过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近100亿元。
泉州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素有 民营经济乐园 之称。13万家各类民营企业和五大产业集群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泉州的经济发展,最需要什么?泉州市委书记*少萍说,泉州企业最需要的是与中小微企业相适应的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互补性强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层次、差异化、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
去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泉州成为全国第三个 金改区 。有别于温州 金改 和珠三角 金改 ,泉州 金改 的最大特色在于明确了实体经济指向,努力通过改革探索,寻找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泉州的根基和优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大背景下,泉州经济非但平稳渡过难关,还在持续发展壮大,全市市场主体已从2007年年底的141146户发展到2012年年底的257710户,年均增长2万多户。泉州市工商局局长许瑞察介绍说: 始终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全市经济 大盘 ,是泉州市工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服务泉州 金改 ,泉州市工商局简化程序、出台*策、扶持创牌、鼓励上市,悄然完成从 保护者 到 引路人 角色的转变。该局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培育金融主体,目前已指导成立各类银行26家、小额贷款公司21家、非融资性担保企业233家、典当行47家,并开始审批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票据服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性企业。
同时,泉州市工商部门联手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与招商银行泉州分行、工商银行泉州分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全市1.3万家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便利。据悉,这些金融机构今年将投放300亿元资金支持泉州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泉州市工商局全力支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对上市后备企业股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等实行专人负责、个案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上市公司77家,居全省首位;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8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08家。
2012年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4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连续14年居福建省首位,财*总收入达到572.43亿元。1月22日,*少萍专门对全市工商工作作出批示: 二次创业 全新开局,工商部门功不可没! □李和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