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癌诊疗吴彤陈磊临床肝胆病杂志 [复制链接]

1#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86.html

摘要: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挑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肝癌发生机制复杂、病因多种多样、个体差异显著,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始终是难题。在精准医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创新的思想,整合应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通过跨多学科交叉融合,有望破译疾病发生奥秘,不断实现肝癌诊治新突破。

关键词:肝肿瘤;诊断;治疗学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在癌症发病人数中位居第六,至年,预估发病人数超过万例。肝细胞癌是肝癌最常见的亚型,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1]。东亚是肝癌高发的地区,其中蒙古肝癌发病率全球第一。肝癌发病原因有很多,慢性乙型肝炎是亚洲大部分地区(日本除外)、南美和非洲的主要病因;在西欧、北美和日本,慢性丙型肝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在中欧和东欧,酒精摄入是主要致病因素[2]。超过90%的肝癌病例均有肝硬化背景,任何病因导致的肝硬化均为肝癌最主要的风险因素[3]。除肝硬化以外,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包括慢性饮酒、糖尿病或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HBV或HCV感染;其他不常见的肝癌风险因素包括原发性胆管炎、血色素沉着症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所导致的肝硬化[4]。肝癌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早期肝癌(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0~A期)5年生存率可超过70%,而晚期肝癌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1.5年[2]。

过去十年,人们愈发认识到每个癌症患者疾病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个癌症类型,不同患者对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可能呈现不同的反应性。肿瘤精准诊疗的理念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方法确定单个肿瘤患者的特征属性,评估不同干预治疗方案对该患者产生的可能影响以及是否能够从特定疗法中获益[5]。精准医疗的发展十分迅猛,新兴研究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涌现正在颠覆癌症诊疗理念和模式[6-7]。而肿瘤患者的特征属性则涵盖了分子、细胞、器官等不同水平的特征,部分属性也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诊断、治疗、复发监测、晚期干预等临床过程。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特征的获取手段也越来越多,包括高通量测序、超微量代谢分析、分子可视化标记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显著提高肝癌诊疗水平,惠及众多肝癌患者。

《临床肝胆病杂志》年第3期“肝癌精准诊疗新进展”重点号专刊特别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概述了新技术新方法在肝癌精准诊疗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医院侯金林教授团队总结了该团队前期构建的aMAP肝癌风险预测模型联合极早期预警标志物与影像学工具,通过分层富集不断探索完善肝癌早筛早诊“金字塔”筛查管理模式,设计出针对慢性肝病人群的“初筛-精筛-早诊”路线,实现肝癌高危人群的早筛、早诊、早治,最终降低肝癌相关病死率。刘景丰教授团队总结了近年来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多模图像实时融合导航肝切除术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智能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为肝癌精确诊断、术前规划、术中导航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医院、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高强教授团队回顾了近年来肝癌领域应用多组学新技术新策略鉴定潜在治疗靶点及治疗应答标志物,指导肝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最新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栋教授团队以肝胆肿瘤个性化病理模型的构建及药物筛选方案、特异靶点药物的设计与筛选策略,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药物筛选策略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肝胆肿瘤精准药物筛选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海**医大学

医院贾宁阳教授团队回顾了人工智能在肝细胞癌影像学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中的研究现状,并客观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影像医学领域的局限性和所面临的挑战。

本期重点号专刊多方位总结了近年来肝癌精准诊疗的前沿进展,理性分析新兴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旨在鼓励科研和医疗人员不断探索将尖端理念和技术向肝癌精准诊疗转化应用。同时也提醒人们需要清醒认识到,尽管目前多学科技术飞速发展,亦有部分先进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诊疗,但这些先进技术的可及性、成本以及对患者的长期获益均需要通过进一步临床前研究明确,特别是与传统手段和诊断金标准的比较尤为重要。此外,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适用人群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引证本文

吴彤,陈磊.肝癌精准诊疗新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38(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