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谨慎而后行医!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
非博不能致其得!
*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住院患者。
一、*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疸病(TCD编码:BNG)。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ICD-10编码:K8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诊疗方案(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诊疗方案(年)》。
*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常见证候:
(1)阳*
湿热兼表证
肝胆湿热证
瘀热互结证
(2)阴*
胆郁脾虚证
寒湿内停证
脾肾阳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诊疗方案(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患者符合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表现及生化改变;
2.胆道成像具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典型的影像学特征;
3.除外其他因素引起的胆汁淤积症。若胆道成像未见明显异常发现,但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疑诊者,需肝活组织检查进一步确诊或除外小胆管型PSC;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的不同证候特点,重点观察本病的主要症状如身目发*、胁肋疼痛、小便*赤、倦怠乏力等,次要症状如口干、口苦、纳呆腹胀、瘙痒、脘腹痞满、发热等,以及舌苔、脉象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肝功能、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腹部超声、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血常规、凝血项、病原学筛查(乙肝、丙肝等)、寄生虫检查、遗传学检查、肝组织病理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诊疗方案(年)》。
1.辨证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或注射液
(1)阳*
湿热兼表证:解表散邪,清热除湿。
肝胆湿热证:清热化湿。
瘀热互结证:清热凉血,解*化瘀。
(2)阴*
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
寒湿内停证:温化寒湿。
脾肾阳虚证:温肾健脾。
2.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3.饮食疗法
4.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2.肝功能好转。
3.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无改善或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出现胆道梗阻、严重胆系感染、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疸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疸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TCD编码:BNGICD-10编码:KB83.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8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住院第1天)
年月日
(住院第2~7天)
年月日
(住院第8~14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成辅助检查
□防治并发症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防治并发症
□完善入院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防治并发症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西药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甘草酸制剂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糖类抗原Ca
□病原学检查(乙肝、丙肝等)
□血清免疫球蛋白
□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ERCP或MRCP
□经腹超声检查
□其他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西药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甘草酸制剂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2次/周)
□口服中药
□口服中成药
□西药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甘草酸制剂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病情监测
□执行相关遗嘱
□静脉抽血
□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药物宣教
□执行相关遗嘱
□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疾病宣教
□执行相关遗嘱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住院第15~21天)
年月日
(住院第22~28天)
年月日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防治合并症
□疗效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防治合并症
□疗效评估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通知出院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西药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甘草酸苷制剂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西药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甘草酸苷制剂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与心理护理
□进行疾病宣教
□执行相关遗嘱
□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与心理护理
□进行疾病宣教
□执行相关遗嘱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牵头人:张国梁(安徽中医院)
主要完成人
张国梁(安徽中医院)
刘丽丽(安徽中医院)
侯勇(安徽中医院)
李秀惠(首都医科医院)
李丽(首都医科医院)
特别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学文化知识,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治疗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侵权及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