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怎么预防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442472.html肝片吸虫病分布极广,全国各地都有流行,其对牛、羊的危害性很大,尤其是幼畜。多呈地方性流行,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区和炎热多雨季节,据畜禽疫病调查资料提供,牛、羊肝片吸虫的感染率(占存栏数)分别为3%、33%。
一、病原及危害
肝片吸虫,学名Fasciola,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肝脏和胆管内,达到一定数量(牛条、羊50条以上)时,患畜就会呈现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急性病例多数倒毙,慢性病例常继发消化和代谢紊乱,表现为急剧营养障碍、机体体质消瘦,畜产品如毛、肉、奶等质量和数量明显下降,疫畜的免疫力降低,当感梁严重加上饲草缺乏,常造成病畜大批死亡。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不应有损失。
二、主要症状
分急性和慢性两种(1)急性:初期患畜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行动迟缓,放牧时落群。叩诊,肝实音区增大,敏感性增加,用拳头抵压肝区有疼痛反射。随着虫体生长,患畜迅速消瘦,容易疲劳,贫血加剧,粘膜发白,背毛无光泽,且容易脱落、眼睑、下颌、胸部及腹部出现水肿,血液检查,可见红血球下降至3~4百万,同时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撞东西,头顶住墙壁站立不动,或沿着墙壁行走。当病情进一步恶化到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时,患畜高度衰竭和急性肝炎而倒毙。(2)慢性:以消瘦、贫血、粘膜苍白、眼睑、下颌、胸腹部下面部分浮肿等为特征。由于患畜机体机能遭受破坏,浮肿日见加重,胸腹腔积水,背毛无光泽,有的部位背毛脱落,食欲减退或废绝,叩诊肝区,实音区增大,最后因虚弱而死亡。
牛、羊症状基本相似,只是成年牛的表现不及羊的明显,犊牛表现则较严重。
病理解剖:周身呈现出贫血症状,粘膜苍白,由于虫体穿过实质器官进人胆管,可因机械损伤或*素刺激发生急性肝炎,包膜下有小血斑,表面附着纤维素,可辩论出圆形小孔及线状虫道,肝肿大坚实,有钙化灶,肝脏质胞呈灰色,轻压排出粘稠液,挤出幼虫体。胸腔、腹腔有大量*色积水。系膜和淋巴结肿胀。
三、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虫卵检查,死后剖检,死后剖检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确诊。肝片吸虫虫卵呈金*色、卵圆形、卵壳薄,一端有卵盖,卵内充满许多卵*细胞。检查时注意前后盘吸虫的虫卵形态和大小相似肝片吸虫虫卵,但呈灰白色,卵壳内卵*细胞不及肝片吸虫的充满。
死后剖检,慢性病例可见肝脏部分萎缩,胆囊膨大,肝脏表面呈*白条索状,手触之坚硬,切开肝脏可见从胆管断端流出*绿色的污秽液体和虫体。个别病例可见到胆管壁及管腔内有钙盐沉着。急性病例肝脏肿大充血,透过被膜可见到许多不同方向幼虫穿过肝实质的虫道,虫道切开后可见到小虫体。由于发生腹膜炎,部分病例腹腔中有大量血样液体。
四、对肝片吸虫的预防措施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不要在潮湿低尘地方放牧,不要让家畜饮用不清洁的死水、污水,不在低温地方割水草喂牛羊。(2)定期驱虫。牛的驱虫在春天放牧前和秋舍饲开始时各进行一次,羊的驱虫每年进行2~3次,第一次在2~3月,第二次在7~8月,第三次在舍饲开始。如果发现病例,则立即驱虫,就不论季节。(3)对患有该病的地区,粪便应堆积发酵处理,杀死虫卵。(4)消灭中间宿主——锥实螺。(5)加强兽医检验。对患有该病的肝脏不得出售。
五、治疗
可直接使用甘崇清(碘醚柳胺粉),专治牛羊肝片吸虫。具体使用方法:
1、1Kg本品拌斤精料,连喂7天;2、g用于斤体重一次投喂,过7天以后再喂一次。
也可以使用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具体使用方法: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0mL,皮下或肌注,羊、牛每Kg体重0.04~0.2mL。
注意:每次驱虫后牛羊的食欲降低或减弱,可以使用食慎拌料、胃动力饮水,来恢复牛羊的胃肠道功能。
六、小结
(1)肝片吸虫对养牛、养羊业危害极大,特别在南方一带,由于气候炎热潮湿,水草丰富,低洼潮湿地方常有大量的锥实螺(中间宿主)存在,容易造成肝片吸虫流行。必须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
(2)预防和治疗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医疗卫生状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