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布医学界呼吸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年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
健康呼吸对于某些慢阻肺患者,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急性加重则是慢阻肺病程中的重要事件,会导致肺功能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看看慢阻肺患者如何才能畅快呼吸,畅享肺健康。
1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
1
临床常用的吸入药物
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的基础一线治疗药物,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优,因此目前首选吸入治疗。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哮喘患者治疗的基石,但是ICS单药治疗并不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反而会增加肺炎风险,因此在慢阻肺患者中ICS主要用于联合治疗。
目前常用的吸入药物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短效胆碱受体拮抗剂(SAMA)、长效胆碱受体拮抗剂(LAMA)、双联药物(LABA/LAMA、ICS/LABA),以及近几年上市的三联药物(ICS/LABA/LAMA)。
表1临床常用慢阻肺吸入治疗药物
总体而言,吸入药物的不良反应低于口服剂型,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窦性心动过速、肌肉震颤(通常表现为手颤)、头晕和头疼;吸入胆碱受体拮抗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咳嗽、局部刺激、吸入相关的支气管痉挛、头痛、头晕。
2
慢阻肺患者的吸入装置选择
正所谓“好马配好鞍”,选择了吸入药物以后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才能够使吸入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常用的吸入装置包括压力定量气雾剂(pMDI)、干粉吸入剂(DPI)、软雾吸入剂(SMI)以及雾化器。
表2常见吸入装置的比较
雾化器则主要用于住院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吸入治疗,氧气驱动的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患者可以同时得到氧疗,且可进行较大药量的治疗。
吸入装置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健康状态、使用装置的能力、最大吸气流速、手口协调操作能力以及价格等各方面因素,其中吸气流速和手口协调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慢阻肺患者平均年龄较其他疾病患者更大,难以掌握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操作错误率更高,教学难度也更大。pMDI和SMI对患者的吸气流速要求低,患者的吸气流速不影响气溶胶特性,缓慢且深的吸气有助于吸入更多的药物、提高肺部沉积率。
图1慢阻肺患者吸入装置的个体化选择路径
3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吸入治疗药物的选择取决于综合评估结果,包括症状评估[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问卷或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肺功能评估(GOLD分级)]以及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前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
根据症状水平和过去1年的中/重度急性加重史,将患者分为A、B、C、D4个组(图2)。
A组患者,推荐使用LAMA;
B组患者,若CAT>20分,推荐起始使用LAMA+LABA联合治疗;
D组患者,若CAT>20分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个/μl,可考虑ICS+LABA+LAMA三联治疗,尤其是重度或以上气流受限者。
图2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初始治疗方案
给予初始治疗后,对于治疗反应的观察随访也相当重要,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重点评估的内容是呼吸困难和急性加重是否改善,然后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调整药物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吸入技术、用药依从性。慢阻肺患者多是老年人,操作错误发生率高,因此在随访过程中需要重点